川礦集團作為省級産業技藝中心,持有研制團隊262人,為産業員工總數的17.31%,通過多年的不斷擴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健全的技藝創新體系。公司從國家宏觀戰略規劃出發,站在公司長遠擴展的戰略高度提出了“主流市場、主流顧客,低成本、專業化、差異化”技藝創新戰略。産業技藝中心緊緊圍繞這一戰略,積極開展了一系列的支撐産業中長期擴展需要的戰略技藝、产業擴展前沿技藝的研究、策劃、製造和引進技藝的消化吸收工作,不斷學習先進的技藝管理模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國際化技藝水平||
技藝中心先後組織和派遣了6批技藝骨幹、技藝帶頭人和管理幹部,前往朝鮮、埃塞俄比亞、土耳其、巴基斯坦、委內瑞拉,進行技藝交流、考察和培訓,為公司的产品技藝跨入國際先進行列,产品進軍國際市場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校企聯合培訓||
以公司技藝中心為依托,堅持企校聯合,為提高公司主導产品的市場占有率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公司投入巨資,聘請國內知名專家、教授,如重慶大學教授、西南科技大學教授,四川大學教授、CQC高級培訓師,對公司的技藝策劃人員、品質管理人員、管理幹部進行培訓,提高和改進了公司产品品質、外觀策劃品質和管理水平。
專業人才培養||
與重慶大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加強技藝人才培養,極大的促進和提高了産業技藝中心的技藝研制能力和産業核心競爭能力。技藝中心充分利用與重慶大學建立的戰略合夥伴關系,通過互派人員,參與雙方合作的研制項目,由重慶大學選派專家、學者到公司授課,建立包括工程硕士、博士、博士後的等一系列聯合培養機製,進一步加強技藝人才的教育、培養,提升其技藝水平和研制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公司的整體彙總技藝創新能力。
國家專利研制||
産業先後與清華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重慶大學、西華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展产學研合作,專業涉及鑄造、機械策劃製造與自動化、礦山機械、材料科學與工程等,通過多年的探索,已建立起完整的技藝創新體系,每年投入大量研制經費進行礦井提升機、回轉窯、蒸汽煅燒爐、球磨機、系列破碎機等新产品、新技藝、新結構的策劃和研制,並已獲得57項國家專利,有力地推動了産業技藝創新,提升了産業研制能力。
産業信息化管理||
2010年,根據市場形勢和公司擴展戰略,公司領導班子及時調整了經營機構和技藝中心機構,充分整合産業技藝資源,加強了産業技藝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公司投資200多萬元,進行管理ERP信息系統建設,整合公司CAPP、BOM、PDM網絡系統資源,基本達成了技藝創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改善技藝人員辦公環境,公司投入資金重新裝修了技藝人員辦公室,達成了中央空調集中辦公,為技藝人員配備了先進的電腦、投影儀、激光打印復印機等辦公設施,為技藝人員的培訓、學習、交流、提高供應了條件;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增加大型加工設備、高精設備,完善實驗所需儀器、儀表及專用設施,提高技藝中心的彙總開發能力。